任务1 货物保管保养作业
【课程思政】 探秘“大国粮仓”!原来中央储备粮库长这样。
任务描述
储存在仓库里的货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保管保养的任务就是在认识和掌握各种库存商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有效地抑制外界因素的影响,创造适宜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最大限度地减缓和控制货物的变化,以保持货物使用价值。
货物的保管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确保货物安全、质量完好、数量准确无误。仓库保管员要根据货物的特性,结合仓库的条件,采用科学的手段对货物进行分区分类保管,发现货物异常问题应及时上报,保管好、养护好货物,确保货物的质量。
仓储保管保养作业流程
仓库在保管保养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确保货物安全,商品质量完好和数量准确无误。仓库保管员通过充分利用仓储物质技术设备,熟悉商品性能,实行在库商品分区分类保管,货位统一编号,建立健全在库商品保管养护制度,对异常问题实施及时处理,采取出库复查等措施,以达到把好商品在库保管养护的目的。对货物的保管保养应遵循以下步骤,如图4.1.1所示。
各环节控制要点如下
分区分类保管
仓库分区保管是根据“三一致”的原则,将仓库划分若干保管区域。
货位统一编号
根据商品的编码原则和方法,将入库货物进行统一编号;储存商品的储位根据一定的要求进行合理的编号。
在库保管
仓库保管员对物资进行在库保管,包括控制仓库温湿度、防霉防腐、防锈、防虫害、安全、卫生等内容。
在库检查
仓库保管员定期或不定期做好物资的在库检查工作。
异常问题处理
仓库保管员在货物保管期间发现异常情况,在权限范围内能解决的及时处理。
提出解决方案
对于异常情况,未能解决的及时报请仓库主管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处理。
出库复查
保管员在物资出库时应仔细进行复查,确保出库物资的质量完好。
仓储保管保养作业操作
仓库分区分类保管
仓库分区分类保管是仓库对储存商品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方法。仓库分区,是根据仓库的建筑、设备等条件,将库房、货架、垛场划分为若干保管商品的区域,以适应商品储存的需要。商品分类是按商品大类、性质和它的连带性划分若干类,分类集中存放,以便收发货和保管业务的进行。如根据商品储存温度划分普通室温区、冷藏区(10℃~﹣5℃)、冷冻区(﹣5℃~﹣25℃)。
仓储商品实行分区分类,要以安全、优质、挖潜、多储、低耗为原则,在“三一致”(商品性能一致、养护一致、消防一致)的前提下进行管理。在规划分区分类之前,要入库的商品情况有所了解和研究,主要有如下情况:①经营的品种、数量与每年各季度的大致流向和周转期;②商品性能及所需的储存条件;③商品收、发所需的设备条件;④商品收、发的方式。⑤各类商品所需的仓容和储存、吞吐条件。
综合起来考虑,仓储的分区分类目前有五种方式:
按商品种类和性质划分储存区域的方法
这是仓库普遍采用的分区分类方法。此方法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照业务部门商品经营的分类,来进行仓库储存商品的分区分类。例如某企业经营有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等产品。考虑到他们的商品保管条件是相一致的,再结合各部门经营产品所需的仓容、周转期、收发所需的设备条件,就可以对该仓库进行分区。该仓库共四层,每层面积 2000平方米,一层是收发区及临时存放区;二层存放冰箱、洗衣机;三层存放空调;四层存放彩电。另外一种是按照商品的自然属性来划分,如将怕热、怕潮、怕光、怕通风等多种不同性质的商品集中起来,安排在合适的储存场所。
按照商品发往地区来分区分类的方法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中转流通型仓库或待运仓库。具体做法是:先按照交通工具划分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然后按照到达站、港的路线划分。这种分区分类方法,虽然不区分商品种类,但应注意,对于危险品、相互影响以及运价不同的商品应分别堆放。如某企业是经营干线快运的物流公司,旗下在福州有一间仓库作为中转货物用途之用。它的仓库分区就是按照客户发往地区及所经过的路线来设置仓库分区。将仓库划分成18个出货区间,比如1号厦门,从福州到厦门沿途及延伸线的客户(莆田、泉州、漳州)的货都临时存放在 1 号库区,等待货车装载后送出;2 号去上海,3 号北京,4 号武汉,5号西安……
按商品危险性质分区分类的方法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化学危险品仓库。根据危险品本身自有的易燃、易爆、有毒等性质,以及不同的灭火方法等情况来分区分类储存保管。
按照不同客户储存的商品来分区分类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在仓库客户数量较少,而且储存商品比较单一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客户储存商品来划分仓储区比较好。
按照方便作业和安全作业来分区分类
按照商品周转率考虑,将商品周转率高的商品放置在离通道较近的区域,方便进出货作业;将商品周转率低的商品放置在离通道较远的区域。从商品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将需要安全保卫级别高的商品如贵重物品放置在封闭的安全性能高的区域。此外仓库分区分类还要及时摸清商品出库规律,及时调整货区和货位;做好日常统计空仓和商品进出中货位平衡工作,腾出空仓,备足仓位;通常在仓库划分区域时,要预留一定面积作为机动保管区。机动货区一般按照库房堆货面积的大小,留出 5%~10%的储区。
货位编号作业
货位编号是商品保管业务不可缺少的管理措施之一。它在商品分区分类储存的基础上,将库房、料棚、货场、货架、货垛按地点、通道等按照位置顺序统一编列号码,并做出明显标志。某仓库货位编号见图4.1.2。
货位编号的要求
(1)标志设置要适宜。货位编号的标志设置,要因地制宜,采取适当方法,选择适当位置。例如仓库标记,可在库门外挂牌;库房的标志,库房编号写在外墙或库门上;货场货位标志,可竖立标牌或写在场地上。
(2)标志制作要规范。货位的标志制作要统一规范。货位在地面的标线保持径直;标线的宽度,一般以3cm为宜;货位画线应刷置在走支道或墙壁上,并相应要求货垛不压货位的画线。
(3)编号顺序要一致。编号顺序,是对货位编号的朝向、间隔和编号标记的制作做出统一的要求。仓库范围的房、棚、场以及房内的仓间、走支道、段位的编号,基本上都以进正门方向,左单右双或者自前向后顺序编号。段号间隔的宽窄,主要取决于储存商品批量的大小。编排段号时,可沿着货位画线,通常保持间距1米或2米。标记制作最好统一使用阿拉伯字码作为货位编号标记,避免货物错收、错发等事故。
货位编号的方法
(1)多层库房的编号。对多层库房的编号,需要区别库房的楼层。在同一楼层有两间以上仓间时,楼层仓间的编号,一般以正楼上楼梯的方向,采取左单右双或自左而右的顺序编序编号方法。楼房仓库货位编号采用“三号定位”法,即个位数仓间编号,十位数指楼层编号,百位数指库房编号。如141,指1号库房 4 层楼左边的第1号仓间(如下图 4.1.3所示);142指1号库房4层楼右边的第2号仓间。
(2)平房仓库货位编号。平房仓库利用货架储存货物的货位编号,一般按照仓库进门的方向顺序编成排号,采用“四号定位”法,也称“四位空间定位”法,即库号、货架号、层号、位号,见图3.1.4。例如某平房仓库货位编号 01-15-2-10,表示 01 仓库,15 号货架,第 2 层,第 10 号货位。
在库保管作业
温湿度控制
温度、湿度是影响货物安全储存的决定性因素。各种货物由于其本身特性,对温湿度一般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超过这个范围,货物就有可能变质。因此,应该根据库存货物性能要求,适当采取密封、通风、吸潮等办法,调节仓库的温湿度,使其达到适应货物储存的范围,确保货物的质量。要做好仓库温湿度管理工作,首先要学习和掌握空气温湿度的基本认知以及有关的基本知识。
(1)空气温度
空气温度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一般而言,距地面越近气温越高,距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在仓库日常温度管理中,多用摄氏表示。
(2)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或空气干湿的程度。表示空气湿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绝对湿度,是指单位容积的空气里实际所含的水气量,一般以克为单位。温度对绝对湿度有着直接影响。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水汽蒸发得越多,绝对湿度就越大;相反,绝对湿度就小。
饱和湿度,是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单位容积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气量的最大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多余的水蒸气就会凝结,变成水滴。此时的空气湿度便称为饱和湿度。空气的饱湿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单位容积空气中能容纳的水蒸气就越多,饱和湿度也就越大。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量(绝对湿度)与距离饱和状态(饱和湿度)程度的百分比。即,在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占饱和湿度的百分比数。相对湿度用百分率来表示。公式为:
\( \text{相对湿度} = \frac{\text{绝对湿度}}{\text{饱和湿度}} \times 100\%\)
\( \text{绝对湿度} = \text{饱和湿度} \times \frac{\text{相对湿度}}{100\%}\)
相对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潮湿;相对湿度越小,表示空气越干燥。空气的绝对湿度、饱和湿度、相对湿度与温度之间有着相应的关系。温度如发生了变化,则各种湿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露点,是指含有一定量水蒸气(绝对湿度)的空气,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所含的水蒸气就会达到饱和状态(饱和湿度)并开始液化成水,这种现象叫做结露。水蒸气开始液化成水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简称“露点”。如果温度继续下降到露点以下,空气中超饱和的水蒸气,就会在商品或其他物料的表面上凝结成水滴,俗称商品“出汗”。此外,风与空气中的温湿度有密切关系,也是影响空气温湿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仓管员要做好在库货物温湿度控制工作,首先测定空气温湿度,通常使用干湿球温度表来测定。干球温度表直接测量空气温度;湿球温度表可测量得到湿球温度。
在库内,干湿表应安置在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照射的地方,不要挂在墙上,挂置高度与人眼平,约 1.5m 左右。每日必须定时对库内的温湿度进行观测记录(见表4.1.1),一般在上午 8~10 时,下午 2~4 时各观测一次。记录资料要妥善保存,定期分析,摸出规律,以便掌握商品保管的主动权。
库号: 储存货品:
(3)控制和调节仓库温湿度
为了维护仓储商品的质量完好,创造适宜于商品储存的环境,当库内温湿度适宜商品储存时,就要设法防止库外气候对库内的不利影响;当库内温湿度不适宜商品储存时,就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库内的温湿度。实践证明,采用密封、通风与吸潮相结合的办法,是控制和调节库内温湿度行之有效的办法。
① 密封
密封,就是把商品尽可能严密封闭起来,减少外界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以达到安全保管的目的。采用密封方法,要和通风、吸潮结合运用,如运用得发,可以收到防潮、防霉、防热防溶化、防干裂、防冻、防锈蚀、防虫等多方面的效果。
密封保管应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 在密封前要检查商品质量、温度和含水量是否正常,如发现生霉、生虫、发热等现象就不能进行密封。发现商品含水量超过安全范围或包装材料过潮,也不宜密封。
第二点 要根据商品的性能和气候情况来决定密封的时间。怕潮、怕溶化、怕霉的商品,应选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时节进行密封。
第三点 密封材料,常用的有塑料薄膜、防潮纸、油毡、芦席等。这些密封材料必须干燥清洁,无异味。
第四点 密封常用的方法有整库密封、小室密封、按垛密封以及按货架、按件密封等。
② 通风
通风是利用库内外空气温度不同而形成的气压差,使库内外空气形成对流,来达到调节库内温湿度的目的。当库内外温度差距越大时,空气流动就越快;若库外有风,借风的压力更能加速库内外空气的对流。但风力也不能过大(风力超过 5 级,灰尘较多)。正确地进行通风,不仅可以调节与改善库内的温湿度,还能及时散发商品及包装物的多余水分。按通风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利用通风降温(或增温)和利用通风散潮两种。
③ 吸潮
在梅雨季节或阴雨天,当库内湿度过高,不适宜商品保管,而库外湿度也过大,不宜进行通风散潮时,可以在密封库内用吸潮的办法降低库内湿度。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仓库普遍使用机械吸潮方法。即使用吸湿机把库内的湿空气通过抽风机,吸入吸湿机冷却器内,使它凝结为水而排出。吸湿机一般适宜于储存棉布、针棉织品、贵重百货、医药、仪器、电工器材和烟糖类的仓库吸湿。
防腐、防霉
在仓库中由于保管不当,商品容易出现霉变、腐烂的现象。为了妥善保管好库存物品,保管员需要做如下工作。
(1)认识影响微生物霉腐的外界条件
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5%以上时,多数商品汗水量才有可能引起霉腐微生物的生长。一般我们把75%这个相对湿度叫做商品霉腐临界湿度。如烟叶的相对湿度就要控制在75%以下。水果、蔬菜等本身汗水量多的水果,对湿度要求比一般商品高,储存适宜湿度为85%~90%,但温度不宜过高。在霉变微生物中,大多是中温性微生物,最适合生长温度为25℃~37℃。在阴暗的仓库内也是滋生微生物的有利条件。
(2)控制管理好常见易霉腐商品,见表4.1.2
(3)预防商品霉腐
仓库保管员加强入库环节验收工作,易霉腐商品入库,应先检查包装是否潮湿,含水量是否超过安全范围。加强仓库温湿度管理,根据不同性能的商品,准确地运用密封、吸潮及通风相结合的方法,管好库内温湿度监测工作。选择合理的储存场所,容易霉腐的商品应尽量安排在空气流通、光线较强、比较干燥的库房,并尽量避免与含水量大的商品一起储存。合理堆码,货垛下垫托盘隔潮,堆垛不靠墙。
(4)救治霉腐商品措施
对已经发生霉腐但可以挽救的商品,应立即采取措施,以免霉腐继续发展,造成严重损失。霉腐商品救治应该经历过去湿、灭菌及刷霉三个过程。常见的去湿的方法是暴晒、摊晾及烘烤三种。去除商品上的霉腐还可以从灭菌入手,常用灭菌的方法主要有药剂熏蒸、紫外线及加热灭菌。此外,凡发生霉变的商品,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商品自身水分已降低,霉菌也被杀死,可以用毛刷将商品上的霉迹刷除,从而使商品恢复原有的本色。
防虫害作业
仓库保管员需要掌握仓库内害虫的来源、特性、种类与危害方式。常见害虫感染途径及预防方法如下表4.1.3所示。
防锈作业
金属制品在仓库保管过程中由于自身金属材料和大气的因素容易发生腐蚀。作为仓库保管员对金属防锈要做好如下工作:
(1)控制储存环境。控制金属商品的储存环境,杜绝促使金属锈蚀的环境因素是防止金属锈蚀经济有效的方法。金属商品避开酸、碱、盐等环境下储存。
(2)入库时,进行严格检查,对金属表面进行清理,清除水渍、油污、泥灰等赃物。对已经有锈迹的,要立即除锈。
(3)合理堆码及苫垫,可以有效地减少金属锈蚀的几率。
(4)控制好仓库的湿度。相对湿度在60%以下,就可以防止金属制品遭受锈蚀。
(5)对于仓库内已经发生锈蚀的金属,主要采用手工除锈、机械除锈、化学除锈等三种方法。
卫生管理
库房内外环境卫生要有专人负责,保持清洁干净。库内作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穿统一的工作服,并定期清洗。保管员应将仓库内外的物资码放整齐,收发货物后要及时清理,定期进行仓库的整洁整理工作。
仓库保管员遵守有关卫生的制度,具体还应做到如下要求:
(1)仓库保管员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穿着统一工作服,定期进行工作服、鞋帽的清洗。对于电子类产品仓库,仓库保管员最好要穿鞋套、戴帽。
(2)仓库保管员坚持每天要清理仓库,清洁地面,保持卫生,做到无粉尘无蜘蛛网。
(3)库房四周实行三包,有专人负责,做到无杂草、无拆下的包装物、无垃圾。
(4)库内库外物资要码放整齐、料卡齐全。收发货物后要及时清理。保持货架及器具上无尘土,定期进行仓库大清扫清洁整理工作。
(5)仓库办公室要做到窗明几净,办公用具及台账要码放整齐,无与办公用品无关的物品。
安全管理
仓库安全保卫工作主要内容是严防破坏盗窃事故,预防灾害性事故的发生,维护仓库内部的治安秩序,保证仓库及仓库内货物的安全。仓库保管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保管物资的安全管理工作,协助仓库安全保卫部门做好仓库安全保卫工作。仓库保管员关于安全工作的内容主要如下。
(1)严格执行仓库安全保卫的各项制度,预防火灾、盗窃、台风、雨汛给仓库货物带来的安全隐患。
(2)库区内配备各种消防器材和工具,不得私自挪用。
(3)非仓库管理相关人员未经允许一律不得进入库房。
(4)各种生活用危险用品,以及车辆、油料、易燃品严禁进入库区。
(5)库区内严禁烟火和明火作业,确因工作需要使用明火的,应按安全保卫的有关规定执行。
(6)仓库保管员下班前要关闭水、暖、电源的开关,锁好门窗,消除一切隐患。
异常问题处理
仓库管理员碰到异常问题,如仓库入库验收过程发现货物质量异常;仓库内由于相对湿度过高,库内货物出现“汗水”现象;库内货物出现霉腐现象;库内货物超过保质期等异常情况,在权限范围内,能够处理的及时处理,填写仓库异常情况报告表(见表3.1.4),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及主管领导汇报处理的结果。对于出现的异常不能解决的,如上班后发现仓库内货物被盗窃,巡查过程发现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及时汇报有关领导,请有关领导组织力量,提出解决方案,尽快解决异常问题。仓库保管员在巡查中发现仓库安全管理的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如不能解决要及时向仓储部主管汇报,由仓储部主管提出处理方案,必要时可寻求公安、消防等部门协助解决。
编号:
经办人: 主管:
在库检查
仓库保管员每天对仓库各项工作进行巡查,填写巡查记录表见4.1.5。
注
1.消防设备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将破损的托盘每月集中进行维护处理。
出库复查
保管员对待出库的物资应仔细进行复查,填写出库复查表见4.1.6,确保出库物资的质量。
货品保管保养作业规范要求
1.面向通道:将货物面向通道保管,便于货物在仓库内移动、存放和取出。
2.先进先出:根据入库时间确定发货时间,避免发生过期变质、损耗现象。
3.周转频率对应:依据货物收发货的不同频度来确定货物的存放位置,便于搬运和提高物流效率。
4.同类归一:同类货物放于相同或相近位置,便于分拣,提高物流效率。
5.重量对应:根据货物重量确定存入的位置和保管方法。重物放于地面或货架低层,轻物放在货架上层。便于分拣,提高作业效率。
6.形状对应:根据货物形状确定存放位置和保管方法,包装标准化的货物一般存放在货架上保管。
7.标记明确:对保管物品的品种、数量及保管位置做明确详细的标记,以便于提高货物存放、拣出的物流作业效率。
8.分层堆放:指利用货架等设备对货物进行分层堆放保管。它能够保证货物不受挤压,有利于提高仓库的利用效率及作业的安全性。
学习文档
巩固拓展
不定项选择题
1.影响仓储商品质量变化的环境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
A.仓储的温湿度
B.微生物的影响
C.虫害的蛀食
D.化学物质的侵蚀
答案:A
2.以下关于保管作业规范描述正确的是( )。
A.面向通道
B.先进后出
C.同类归一
D.形状对应
答案:ACD
3.既可以防潮、防热、防干裂、防冻,又可以防霉、防虫、防锈蚀、防老化的商品养护措施是( )。
A.密封
B.通风
C.吸潮
D.药物防治
答案:A
4.在我国北方秋、冬季节库内温湿度大于库外的温湿度时,应( )。
A.密封货物
B.使用吸潮剂吸潮
C.开启门窗进行通风
D.先密封货物再进行吸潮
答案:C
5.在货物入库后,要做好货物质量变化的预防措施,应( )。
A.健全仓库货物保养组织
B.保持仓库的清洁卫生
C.妥善进行堆码和苫垫
D.认真控制库房温湿度
E.做好货物在库质量检查
答案:ABCDE
6.以下属于引起货物在仓库中发生变质的外在因素有( )。
A.湿度
B.日光
C.灰尘
D. 沸点
答案:ABC
7.由于不慎将茶叶和汽油储存在一起,使茶叶发生味道的变化以致不能用的原因( )。
A.物理存在状态的变化
B.破损变化
C.串味变化
D.渗漏变化
答案:C
8.属于仓储商品机械变化的现象有( )。
A.双氧水的分解
B.铝制品的变形
C.油膏熔化
D.玻璃的破碎
答案:BCD
9.下列性质属于商品化学性质的是( )。
A.燃烧性
B.腐蚀性
C.可塑性
D.爆炸性
答案:ABC
10.空气相对湿度低于( )时,会使一些货物所含水分蒸发,从而影响货物质量。
A.10%
B.20%
C.30%
D.40%
答案:C
判断题
1.对有排水性能,不怕雨、雪、风及日光侵蚀的商品,或使用时必须进行再加工的原材料,如生铁等,露天存放也可以不苫盖。 ( )
答案:√
2.货物养护的基本方针为“以治为主,防治结合”。 ( )
答案:×
3.商品保管卡在使用时可采用几垛一卡,但必须一种品种、规格的商品一卡。 ( )
答案:×
4.不同批次的商品可以拼堆在一个货垛或货位上。 ( )
答案:×
5.霉腐微生物大多是低温性微生物,其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5℃~10℃。 ( )
答案:×
简答题
1.如何求得相对湿度?如何控制仓库的温湿度?
答案:相对湿度用百分率来表示。公式为: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100%。根据库存货物性能要求,可适当采取密封、通风、吸潮等办法,调节仓库的温湿度,使其达到适应货物储存的范围,确保货物的质量。
2.金属的防锈、除锈有哪些主要方法?
答案:对于仓库内已经发生锈蚀的金属,主要采用手工除锈、机械除锈、化学除锈等三种方法。
3.仓储保管保养作业中,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
(1)严格执行仓库安全保卫的各项制度,预防火灾、盗窃、台风、雨汛给仓库带来的安全隐患。
(2)库区内配备各种消防器材和工具,不得私自挪用。
(3)非仓库管理相关人员未经允许一律不得进入库房。
(4)各种生活用危险品,以及车辆、油料、易燃品严禁进入库区。
(5)库区内严禁烟火和明火作业,确因工作需要使用明火的,应按安全保卫有关规定执行。
(6)仓库保管员下班前要关闭水、暖、电源的开关,锁好门窗,消除一切隐患。
技能实训
实训任务4.1.1
保管保养日常作业
实训目标
通过模拟仓库企业真实环境,让学生充当保管员进行实习,使学生学会仓库保管作业流程,懂得仓库保管保养作业操作,掌握仓库保管作业相关单证的填制。
实训内容
现有一批包装规格长宽高 50cm×40cm×30cm 的货物50箱分别堆码10个托盘上,将10个托盘模拟两个存放方式:一种存放在货架上,另一种堆码在画好的地面保管区域。
要求仓库保管员完成如下工作:
1.学生分组,进入学校实训仓库或模拟仓库储存环境(将空教室,按照仓库的特点,进行分区分类划分保管区域,利用粉笔画线出仓库保管区域,并进行相应的编号,要求编号的标志悬挂明显清楚)。
2.将货架上的储位和地面堆码的空间进行编号,要求编号的标志悬挂明显清楚。
3.准确读出仓库内的温湿度计,填写温湿度记录表,并针对仓库内的温湿度结合储存货物的温湿度要求进行相应的温湿度控制。
4.制作仓库平面布局图、温湿度检测记录表、在库巡查记录表、出库复查表等相关单证。
5.入库物资,采用气相防锈纸包装后,外层使用塑料袋进行保管。
6.做好仓库防虫害、防霉腐、防锈、安全、卫生等工作。
实训步骤
1.了解仓库保管作业流程等相关知识。
2.利用学校实训室或准备一间空教室作为仓库库房,粉笔若干,纸和彩笔;仓库的器具货架、规格1200cm×1000cm托盘10个和规格50cm×40cm×30cm 的货物50箱;温湿度计一台;制作气相防锈纸和塑料袋包装若干;相关的保管单证,如温湿度检测记录表,在库巡查记录表、出库复查表等。
3.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设保管员5员(分区分类、储位管理、温湿度控制、防锈防虫害及出库复查等五个环节)。
4.按照实训内容完成相应具体保管保养工作。
5.填写温湿度检测记录表,在库巡查记录表、出库复查表。
实训考核
教学微课
货物保管保养
货物养护方式与管理
冷藏品货物仓储管理
电子课件
任务小结
本次学习任务要点梳理如表4.1.8所示: